在澳大利亞,有一些生物具有逃避時間的能力。夏季,圍巾蜥蜴會在食物不足的時候進入半休眠狀態(tài),來逃避難熬的時光。此時,它們新陳代謝的速率只有正常狀態(tài)下的三分之二。這個狀態(tài)下的圍巾蜥蜴每周才進食一次,因此只會花很少的時間去覓食。但這并不意味它們不會碰上天敵,黑鳶就常常盯著它們。為了逃脫獵食者的捕殺,蜥蜴會迅速將自己切換到安全狀態(tài)。它會出人意料地奔跑,然后以驚人的速度跳上最近的一棵大樹上。大樹是安全的避難所,無論是對付獵食者,還是太陽的高溫,都是如此。躲到樹上之后,圍巾蜥蜴又迅速恢復(fù)到半休眠狀態(tài),它只能對太陽的移動做出反應(yīng),保持自己始終處于樹陰之下。依靠假死狀態(tài),圍巾蜥蜴度過了整個夏天。
動物界還有狀態(tài)更深的假死,那就是將休眠狀態(tài)的身體冰凍起來。凌蛙會在冰雪到來時進入冬眠狀態(tài)。冰對一般的動物都是致命的,這種蛙也不例外。但是凌蛙可以在每個細胞內(nèi)分泌葡萄糖,這些葡萄糖正是天然的防凍劑,能保護凌蛙的重要器官。同樣,在冬天的時候,北美洲小井龜一半的身體組織也被凍結(jié)起來,它們也在深度冰凍的狀態(tài)下度過冬天。這兩種動物處在假死狀態(tài)的時候,心臟會停止跳動,就像是死了一樣。到春天冰雪融化的時候,凌蛙和小井龜就復(fù)活了。它們的解凍順序都是從內(nèi)到外,先是心臟,然后是身體。一旦解凍,這些動物就會迅速利用僅有的幾個月活動季節(jié)。
對于哺乳動物來說,生命的長短和身體的大小也是成正比的。象鼩很少能活過兩歲,而大象則可以活過60歲。但是在生活的步調(diào)上,大象比象鼩要慢上30倍。大象的心跳每分鐘只有25下,而象鼩的心跳則可以達到每分鐘800下??雌饋恚髠€頭的遲緩動物比小個頭的敏捷動物有著更長的壽命,但實際上,它們卻有著近乎同樣的心跳總次數(shù)——心臟在跳動8億次以后,大多數(shù)動物都會死去。
當然,捕食者也會在壽命極限到達之前提前倒下。處于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唯一面臨的威脅,就是隨年齡增長所帶來的身體壓力。肌體的不斷勞損和修復(fù)會漸漸要了它們的命,畢竟肌肉只能被修復(fù)一定的次數(shù),而不是無限。舉例來說,一只年邁的獅子在捕食一頭斑馬時,斑馬的反抗和逃跑在無形中折損著獅子的身體。所以,在不必要的情況下,獅子是絕不會奔跑的。
我們常說,生命在于運動,但圍巾蜥蜴、凌蛙、小井龜。、大象、獅子等動物卻在靜止中保護住了自己的體能儲備,從而活得更長壽。它們的生活方式告訴我們,在等待中積蓄力量,也是一種生存智慧。